碳陶刹车盘专家交流
理想碳陶盘项目两年落地,金博成核心供应商:理想于2023年前后启动碳陶盘项目,供应商筛选耗时半年多,重点考察材料稳定性、工艺成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;样品验证环节与供应商进行多轮材料测试;台架试验持续不到6个月,模拟极端工况制动表现;道路测试耗时8-10个月,覆盖复杂环境。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确定金博股份为核心供应商。
地方补贴开启,按成本10%补助研发:国家层面未出台碳陶盘专项补贴,广东、浙江等地方政府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对采用轻量化材料的车企给予研发补助,补贴金额按单车轻量化部件成本的10%计算,2025年部分地区已开放申请,企业需提交材料认证和成本清单。
碳陶盘减重续航制动优势凸显:相比铸铁盘,碳陶盘可减重约50%,间接提升续航里程10-20公里(约3%);百公里刹车距离从40米降至36米左右,摩擦系数更稳定,初段制动力更强,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更平稳。
理想明年L系列上车,2027年占比达20%:明年主要在高端车型如改款L9及L系列大改款上覆盖碳陶盘,计划覆盖30-40万元区间车型,标配选配未确定,后续会往更多车型推广;预计到2027年,搭载碳陶盘的车型占比降至20%。
油车渗透受限,新能源应用场景多:油车对碳陶盘的渗透可能较少,受限于成本和传统车企对轻量化优先级的考虑,新能源车企因车重、能量回收和成本适配需求,有更多应用场景。
小米SU7标配,国产碳陶盘技术成熟引跟进:小米SU7标配碳陶盘标志国产碳陶盘技术成熟,提升了市场对国产碳陶盘的信任度,导致部分车企跟进,但车企间相互观察;国产碳陶盘成本降至2万多一套,推动价格体系下探,使理想等车企更愿意尝试。
碳陶盘成本约2万多,价格协商而定:国产碳陶盘成本约2万多一套,最终价格由车企和供应商协商确定;一套传统(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:aileesir)铸铁制动系统价格专家不太了解,此前了解到碳陶盘硬件一辆车约1万块,传统铸铁盘约1000块。
理想选定金博为主,布雷博合作做方案:金博股份占理想采购量的80%,尤其在长线碳陶盘方面;理想还与布雷博合作开发制动系统解决方案,但大盘以金博提供为主;目前未发现其他表现不错的国产供应商。
天宜上佳失宠,性能问题致合作减少:比亚迪曾用过天宜上佳的产品,但因天宜上佳在极端工况下有掉块风险,无法满足比亚迪仰望U8等需求,且比亚迪希望自研和引入其他供应商降低依赖,现在比亚迪也较少使用天宜上佳的产品。
金博技术产能成本皆优,推摩擦副方案:金博有自主知识产权CVI工艺,材料强度比短纤碳陶盘高50%,单年产能达400万盘,能满足理想约三年需求,有成本优势,价格相对可谈,比海外产品便宜2/3以上;金博已推出碳陶盘加刹车片的摩擦副解决方案,目前为理想提供单碳陶盘。
布雷博合作求变,国产替代或加速:布雷博希望与大车企合作,理想通过谈判与其合作;国内厂商能力逐渐完善,开发周期从12个月缩短到半年多,成本下降,布雷博看到国产冲击,希望发挥自身成熟经验优势;目前硬件采用国产,系统可能用布雷博的,但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会考虑国产替代。
智能驾驶当下成本优先,普通刹车盘可满足需求:L4、L5级别智能驾驶可能对刹车响应速度要求高,但当下车企优先级还是考虑成本,普通钢制刹车盘能满足L4、L5对刹车响应速度的要求,只是体验不如碳陶盘;若法规有要求,碳陶盘需求可能提升。
金博多维度领先,国内难寻对手:金博在成本控制、流程借鉴国外经验、服务车企等方面有优势,能根据不同车企需求提供不同合作模式;天宜上佳因性能稳定性问题,尤其在极端工况下有质量问题,不被理想考虑;当下能与金博相提并论的国内供应商很少。
Q1:介绍理想上碳陶盘的过程,包括提出需求的时点、供应商筛选时长、样品验证、台架试验、路试情况及最终确定供应商和方案的时间?
A1:理想对于碳陶盘的需求,取决于其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制动的双重需求。项目于2023年前后启动,供应商筛选阶段耗时半年多,重点考察材料稳定性、工艺成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。样品验证环节,与供应商进行多轮材料测试,包括高温、抗热、衰退性、摩擦系数、稳定性等。台架试验持续不到6个月,模拟极端工况下的制动表现。道路测试耗时半年多,约8-10个月,覆盖高温、低温、潮湿等复杂环境。最终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之间,确定金博股份为核心供应商,由其完成整个系统方案的匹配,整个过程约两年。
Q2:上盘跑盘最核心因素为轻量化和制动,介绍轻量化相关的补贴政策,包括补贴是否针对销往全国地区的车、是否与车的销量有关、是按单车补贴还是直接给一笔研发补助、补贴计算差异的原因以及补贴开始时间?
A2:国家层面未出台针对碳陶盘的专项补贴,地方政府如广东、浙江等,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对采用轻量化材料的车企给予间接支持,以研发补助的形式发放。补贴核心是对研发的支持,而非销售,与车的销量无关。补贴金额按单车轻量化部件成本的10%计算。补贴计算差异取决于地方政府发放的百分比。2025年部分地区已开放申请,企业需提交材料认证和成本清单。
Q3:碳陶盘比铸铁盘能减重多少千克,在提高续航里程方面的比例是多少,在制动方面刹车距离比正常铸铁盘短多少,驾驶员和乘车员在制动时能否明显感受到与传统铸铁盘的区别?
A3:碳陶盘比铸铁盘能减重约50%,但具体对应千克数无法计算。在提高续航里程方面,间接提升约10-20公里,比例约为3%。在制动方面,百公里刹车距离会从40米降到约36米。驾驶员主要能感受到制动脚感的变化,碳陶盘摩擦系数更稳定,初段制动力更强,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更平稳。
Q4:公司明年几款车要上碳陶盘,是标配还是选配,到2027年搭载碳陶盘的车型占比会降到20%,碳陶盘是否主要在电车上面应用,在油车上面会渗透吗?
A4:明年主要在高端车型上覆盖碳陶盘,如新改款的L9以及明年L系列的较大改款,计划覆盖30-40万元区间的车型,标配或选配尚未确定,后续会往更多车型推广。到2027年,搭载碳陶盘的车型占比预计降到20%。碳陶盘目前主要应用于电车,油车受成本和传统车企对轻量化优先级考虑的限制,短期内渗透较少。
Q5:去年小米SU7标配碳陶盘后,是否给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在配置碳陶盘方面带来压力,促使其他车企考虑配置,除自家外,其他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碳陶盘应用上是否有加速?
A5:小米SU7标配碳陶盘标志着国产碳陶盘技术相对成熟,国产厂商实现量产技术突破,成本相比国外下降40%以上,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倒逼车企升级配置,给其他新能源车企带来一定压力,加速了碳陶盘的应用。目前了解到除小米外,其他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碳陶盘应用上加速情况不明显,主要是小米提升了市场对国产碳陶盘的信任度,部分车企会互相观察、跟进,但跟进过程较为谨慎。
Q6:现在国产碳陶盘一套体系的成本是否还是2万,一套碳陶盘系统是否包括卡钳、软件等,传统铸铁制动系统大概多少钱?
A6:目前国产碳陶盘成本降到约2万多一套,但最终价格需车企与供应商协商确定。一套碳陶盘系统可能包括卡钳、软件等。对于传统铸铁制动系统的价格不太了解。
Q7:从选择供应商的角度,(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:aileesir)是否只选了金博一家,还有没有其他供应商,国产碳陶盘供应商中除金博外是否还有表现不错的,比亚迪之前使用天宜上佳,现在不用的原因是什么?
A7:理想并非只选择了金博一家供应商,金博占采购量的80%,尤其是长线碳陶盘;还与布雷博合作开发制动系统解决方案。目前除金博外,未发现其他表现不错的国产碳陶盘供应商。比亚迪之前使用天宜上佳,现在不用是因为天宜上佳的产品在极端工况下有掉块风险,无法满足比亚迪仰望U8等车型的需求,同时比亚迪希望自研并引入金博等供应商,降低对单一厂商的依赖。
Q8:布雷博配合做一套系统,单车的价值量是多少,在对接供应商的过程中,金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,布雷博为什么愿意只做研发系统,而盘子不卖给理想?
A8:布雷博配合做一套系统,单车价值量约6万多一套。金博的优势在于有技术壁垒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VI工艺,材料强度比短纤碳陶盘高50%;产能规模大,单年产能约400万盘,能满足理想约三年的需求;有成本优势,价格相对可谈,比海外产品便宜2/3以上。布雷博愿意与理想合作研发系统,是因为供应商希望与大型车企合作,且理想在谈判中取得了优势。同时,布雷博看到国产厂商的冲击,希望发挥自身成熟经验的优势,尽管国产厂商成本降低后可能对其造成威胁,但目前在系统方案上,车企仍会考虑其老牌优势。
Q9:金博等国产供应商在研发刹车系统方面的情况如何,金博供的是单碳陶盘还是摩擦副,与理想合作的是哪种?
A9:金博等国产供应商目前提供的是解决方案,建立了台架测试,推出摩擦副解决方案,并在极端工况下进行测试,但整体流程尚不完善,在软件开发能力和整体项目经验上与布雷博有差距,不过在硬件方面,如卡钳和碳陶盘已能成熟提供,重点在于降低成本。金博已推出碳陶盘加刹车片的摩擦副,但与理想合作提供的是单碳陶盘,其他部分使用布雷博的。
A10:之前未考虑过使用布雷博系统的研发周期问题,通常按布雷博告知的时间为准,如布雷博说大概12个月,就是12个月。而国产金博将开发周期从原来的12个月缩短到6-9个月。
Q11:补贴是按2万多乘以10%计算吗,补贴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,在整个行业里,补贴是否会推动企业更想上碳陶盘?
A11:关于补贴是否按2万多乘以10%计算,由于无法获取相关信息,不能给出确切答案。补贴的具体流程是,首先要知道哪些地区开放了申请,然后提交材料认证和成本清单等材料,提交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去申请补贴,但不清楚补贴是否到账,后续对接由偏政策的同学负责。对于整个行业,不太了解其他企业的心态,但对于理想来说,有补贴的情况下会推动其更想上碳陶盘。
Q12:国内高端乘用车用长铅盘,是否考虑短铅盘,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如何考虑,金博是否在给理想试短铅盘?
A12:是否考虑短铅盘取决于成本,如果成本符合要求会考虑,不符合则不考虑,因为理想不是追求性能的车企,对性能要求没有那么高,且制造成本有红线%的毛利。目前未听到金博在做短铅盘的事。
Q13:金博供的4个长铅盘加起来价值量大概什么水平,是否包含制动盘和卡钳等?
A13:金博供的4个长铅盘加起来价值量大概2万多一套,包含制动盘和卡钳等。
Q14:目标是2027年实现20%的车装上标配碳陶盘,L4、L5级别智能驾驶时是否会全部标配碳陶盘,普通钢制刹车盘能否满足L4、L5级别智能驾驶对刹车响应速度的要求?
A14:目标是2027年实现20%的车装上标配碳陶盘。对于L4、L5级别智能驾驶时是否会全部标配碳陶盘,这种情况有可能,但当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成本,除非法规要求,否则会先考虑成本。普通钢制刹车盘当下在研究VLA过程中可以满足L4、L5对刹车响应速度的要求,只是体验和制动效果方面不如碳陶盘,且由于L4、L5法规未出台,若有要求则会有改变,没有要求大家会以最低成本实现。
Q15:2万块钱一套的碳陶盘系统,能否拆分出盘子、卡钳和刹车系统各自的大概价格?
A15:无法拆分出盘子、卡钳和刹车系统各自的大概价格,因为不清楚具体金额。
A16:今年一直在与金博对接,2023年启动相关事情后,今年是对接比较紧密的阶段。
Q17:金博的技术实力与天宜上佳相比如何,之前是否与天宜上佳接触过,为何不用天宜上佳而用金博,国内除天宜上佳外,还有谁能够与金博相提并论?
A17:金博在成本上逐渐有优势,它玩命卷成本;流程上学习国外优秀经验;与车企合作时相对听话,能站在不同车企角度有不同合作模式,服务响应速度更好。之前调研过天宜上佳,因其与比亚迪合作时在性能稳定性上,尤其是极端工况下有质量问题,所以不考(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:aileesir)虑天宜上佳。当下国内除天宜上佳外,很少有能与金博相提并论的企业,除非有同样卷成本、卷服务等各方面的企业。
Q18:明年开始在L系列车型上,碳陶盘是选配还是标配,有几款车型,到2027年所有车型中销量的20%会配碳陶盘是否正确?
A18:未提及明年在L系列车型上碳陶盘是选配还是标配以及有几款车型的信息。到2027年所有车型中销量的20%会配碳陶盘这一说法是正确的。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客服电话:020-16851417